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状态下眼轴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材料及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年龄在4~17个月之间患儿16例(29只眼)进行随访,以6个月为界分为A、B两组,A组7例14眼,B组9例15眼;双眼发病为13例(26只眼),单眼发病为3例(3只眼);测量其术后19个月左右时眼轴长度,观察后囊膜混浊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时平均年龄为8.6个月,随访时平均年龄27.6个月,术前、随访时平均眼轴长度分别为19.65±1.68mm、21.26±1.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P=0.000),随访时眼轴与3岁正常儿童(21.78±0.7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6,P=0.054);A组、B组眼轴年增长率分别为1.31mm/年、0.77mm/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P=0.034);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与健眼眼轴长度的变化值为1.62mm、0.72mm,无后囊膜混浊、有后囊膜混浊的眼轴年增长率为0.94 mm/年、1.12 mm/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眼轴在术后呈增长趋势,在3岁时其眼轴长度接近同龄正常儿童;患儿手术年龄越早,眼轴发育越快;后囊膜混浊与否可能对眼轴发育影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