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智慧敏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点击数365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患者的自觉症状、满意度、眼压、并发症、预测性、安全性、角膜地形图等,探讨LASEK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01-20111月期间我院行LASE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458例(910眼),术前屈光度-1-10D450例(910眼),-10-12D50例(100眼),包括一些特殊职业工作人员以及小睑裂、深眼窝、角膜曲率较平患者。术前详细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小瞳验光、散瞳验光、眼压、三面镜查眼底、泪膜破裂时间、眼前节OCT、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评估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并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应用20%酒精浸泡10-15秒后制作带蒂角膜上皮瓣,采用ZeissMEL80型准分子激光机切削,对于屈光度>-8D的患者使用0.02%丝裂霉素约10-15秒,冲洗后上皮瓣复位。于术后1天、3天、7天、1月、3月、6月、12月复查视力、眼压、屈光度、角膜地形图,随访12个月以上。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刺激症状;
45例(70眼)于术后1个月左右时出现角膜上皮下细小混浊点,使用了0.02%丝裂霉素患者发生haze的机率(27.62%)低于未使用患者(48.85%);切削深度58150um,术后角膜床剩余厚度平均为(380±1.65um3例(6眼)患者于术后3月左右出现眼压升高,停用激素类眼液后好转;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以均匀型为主(93%),蝴蝶结型次之(6%),钥匙孔型8例,中央岛型2例。
结论
LASEK手术适合于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以及某些特殊职业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