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4小时眼压测量在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庆宁  文章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点击数331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评价 24 h眼压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疑似青光眼患者4896眼,进行 24 h眼压测量。
结果 进入研究的96眼中,眼压峰值分布于非工作时段为61眼占63.54%,其中右眼33眼占34.38%,左眼28眼占29.16%;双眼同时达到眼压峰值的10例占20.83%;眼压峰值大于21mmHg的有45只眼占46.88%20只右眼,25只左眼,其中昼夜眼压波动大于8mmHg的有26只眼,11只右眼,15只左眼;9只眼的眼压峰值小于21mmHg,但昼夜眼压波动大于8mmHg7只右眼,2只左眼。
结论 24 h眼压测量能更好发现高眼压,避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且对临床抗青光眼药物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双眼的波动趋势不尽相同,不能完全将双眼等同看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