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巩膜外睫状体光凝对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广贤  文章来源:邢台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388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分析经巩膜外睫状体光凝对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3年来在我院住院的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914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8岁;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46只眼,Axenfeld-Rieger综合征12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青光眼23只眼,先天性无虹膜继发青光眼23只眼;所有患者均行多次青光眼手术治疗,其中7只眼曾施行3次外路小梁切开和/或小梁切除手术,4只眼施行2次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手术,6只眼施行过Ahmed引流管植入手术。14只眼经多次常规手术治疗后眼压仍难以控制,遂于全身麻醉下对患眼行巩膜外睫状体光凝治疗,光凝能量采用1500mJ~2000mJ,光凝范围180°~270°;光凝治疗后1周、2周、4周及3个月和6个月均在麻醉下行患眼角膜、前房、眼底和眼压测定,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光凝治疗前平均眼压(5只眼局部应用布林佐胺眼药水点眼)38.62±8.54mmHg,治疗后2周、3个月和6个月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2.02±5.60 mmHg16.50±8.50 mmHg15.88±6.52 mmHg,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角膜混浊明显减轻,前房早期有轻度渗出,1周后渗出吸收;2周复诊时发生脉络膜脱离3只眼,1个月后自行恢复;随诊过程中,有4只眼由于眼压再高而再次行睫状体光凝治疗。未发现眼球萎缩者。
结论 经巩膜外睫状体光凝是部分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