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双侧隐匿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麦光焕 余…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点击数1584  更新时间:2004/6/15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观察双侧隐匿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2003年之间7例符合双侧隐匿性上斜肌麻痹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了解手术前后代偿头位、眼位(垂直偏斜)、眼球运动、歪头试验等变化情况及手术效果。 结果:第一次手术前所有患者都明确地表现为单侧上斜肌麻痹,术前第一眼位平均上斜19.7△(6~30△), 1例病人合并内斜V征,麻痹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2~+4,上斜肌功能不足-1~-2。第一次手术方式:下斜肌前转位+同侧上直肌后退术(5例)或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切断及下斜肌前转位术各1例)。在术后1周到4年内所有病例的对侧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斜肌麻痹表现。全部病例都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术后第一眼位平均上斜2.3△(0~7△),有2例病人恢复了双眼视功能。 结论:双侧隐匿性上斜肌麻痹在第一次手术矫正前确实很难发现。我们在手术治疗每个单侧上斜肌麻痹时都应该考虑到对侧眼存在上斜肌麻痹的可能,下斜肌前转位术与上直肌后退术最好分期进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