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飞秒激光联合消像差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疗效评估
作者:张日平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点击数373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联合消像差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低中度近视组75例和高度近视组42例,低中度近视组患者右眼平均术前等值球镜为-3.8±1.1D (-1.25-5.75D),高度近视组患者右眼平均术前等值球镜为-8.1±1.4D (-6.00-11.75D),利用Ziemer飞秒激光制瓣联合阿玛仕准分子激光消像差模式治疗近视散光。对所有患者手术前与术1月、3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像差检查,结果通过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结果 术后3月低中度组裸眼视力1.2±0.21,高度组裸眼视力1.07±0.21。低中度近视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1.2±0.19,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1.36±0.16,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1.5±0.27,手术前与术后1月、3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4);高度近视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1.08±0.17,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1.19±0.15,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1.18±0.16。低中度近视组角膜彗差、球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手术前与术后1月、3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组术后1月、3月角膜像差除三叶草与术前无差别外,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值分别为0.001
<0.001<0.001)。
结论 Ziemer飞秒激光制瓣联合阿玛仕准分子激光消像差模式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低中度近视患者手术不引入角膜像差,高度近视患者角膜像差术后有一定程度增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