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的巩膜通透性研究(专题演讲) |
|
作者:陈祖基 文章来源: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点击数:3939 更新时间:2006/7/9 16:07:01
|
|
许多眼后节段疾患如老年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前节手术后等诱发的黄斑囊样水肿等需要长期而又足够剂量的药物治疗。现有的各种给药途径(如全身给药,滴眼,眼内注射,眼内缓释装置等)均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巩膜有较大的表面积,高度亲水性,能通透水溶性大分子药物(分子量70-150 kDa),同时巩膜内细胞少、缺乏蛋白水解酶,促使一些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寡聚核苷酸,单克隆抗体等)能透过巩膜抵达脉络膜、视网膜,因而侵袭性小的透巩膜释药装置应运而生。兹就药物巩膜通透性的特性,药物巩膜内注射装置、巩膜药物渗透泵、非蚀解和蚀解式巩膜外层植入剂等药物巩膜释药系统进行介绍,为有效治疗眼后节段疾患提供可行给药途径。
巩膜的结构;药物对巩膜的通透性研究;正在研究中的透巩膜释药装置药物
巩膜内注射装置;巩膜药物渗透泵;巩膜外层植入剂:非蚀解式.蚀解式
|
|
|
会议投稿录入:zujiche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近视药物防治研究进展及展望(专题研讨会上发言) 下一篇会议投稿: 没有了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