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血在青光眼抗瘢痕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贫血的治疗观察 |
|
作者:董晓云 … 文章来源: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830011 点击数:1031 更新时间:2007/5/11 22:45:41
|
|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血在青光眼抗瘢痕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贫血的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36例(42眼)均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后(术中均使用丝裂霉素C,英文缩写MMC)出现滤过泡贫血的青光眼行静脉血注射,随访3-12个月。
结果:防止滤过泡贫血向滤过泡菲薄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滤过泡的抗感染的能力。静脉血注射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滤过泡形态,并行结膜囊荧光染色。治疗成功标准:滤过泡贫血区改善与周围正常滤过泡无明显界限。治疗成功率:每日注射1-2次,36眼一次注射成功,5眼2次注射成功,1眼因术后1年就诊,贫血区的滤过泡包裹而注射无效行滤过泡修补术。成功率97.7%,治疗成功的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治疗后视力无明显变化,眼压升高18例,升高范围≤5mmHg,阳性率 43.9%,Ⅰº前房积血2例,发生率4.9%,41眼均无滤过泡旁注射针孔渗漏。
结论:静脉血滤过泡贫血区内注射是一种可以治疗青光眼抗瘢痕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贫血的有效方法。 |
|
|
会议投稿录入:happyyiyua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 下一篇会议投稿: 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联合5-FU注射滤过泡形态的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