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血啉甲醚在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眼的分布 |
|
作者: 高丽琴 …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点击数:1033 更新时间:2004/5/30
|
|
目的:应用眼底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在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眼的分布特点, 为光动力治疗选择适宜激光照射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1、成年健康猕猴4只眼,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后应用眼底照相机采集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直至荧光消失。2、应用激光破坏Bruch膜的方法建立猴眼CNV模型,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吲哚菁绿造影(ICGA)观察至CNV长出。3、猴CNV模型眼血啉甲醚眼底血管造影,根据荧光在CNV和周围正常组织中充盈、消退的动态过程,推断CNV与周围正常组织中药物含量。4、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证实CNV形成。
结果:1、正常猴眼HMME造影:给药后约15秒内脉络膜、视网膜血管逐渐显影,3分钟内荧光最强,随后荧光开始逐渐减弱,10~15分钟脉络膜、视网膜血管荧光基本消退,30分钟后眼底荧光与对照片无明显差异。2、FFA、ICGA及病理学证实CNV生成。3、猴CNV模型眼HMME眼底血管造影:早期随着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充盈,CNV逐渐呈高荧光;15~40分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荧光消退,而CNV荧光更强,形态清晰,面积无明显扩大。40分钟后CNV荧光开始减弱, 24小时基本消失。
结论:血啉甲醚经静脉注射后15~40分钟选择性聚集于猴CNV模型眼脉络膜新生血管,为光动力治疗选择适宜激光照射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持续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病理机制与手术治疗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解剖疗效的评价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