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9届全国会 >> 眼底病9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玻璃体切割术后与未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的疗效及代谢的对比研究         
玻璃体切割术后与未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的疗效及代谢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静琳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点击数:1498 更新时间:2004/5/31
目的:对比分析了玻璃体切割术后与未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的疗效及代谢。 方法:对2004年2月~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4mg的患者共19例23眼(静脉阻塞5例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例16眼,眼球钝挫伤2例2眼)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为玻璃体切割术后组(11例11眼,其中6例在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同时注药,5例玻切术后注药)和未行玻璃体切割术组(10例12眼),对比分析这两组注药术中所见,注药后起效时间、药物在玻璃体腔内存留时间、复发时间等。 结果:注药过程所见:玻切术后的患者,注药后药物迅速扩散至整个玻璃体腔,玻璃体腔迅速被均匀的白色药物颗粒充满。在未行玻切术的患者中,药物在注射方向上形成白色的条带,局限在玻璃体的某个方位。注药后,玻切术后患者药物多沉积在后极部(黄斑和视乳头表面);未行玻切术的患者药物多沉积在下方玻璃体内。5例玻切术后注药的患者中,4例注药后第一日视力即明显提高,注药后1个月5例视力均有提高;12眼未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注药后第一日视力无明显变化,注药后1个月,8眼视力提高。注药后1个月,玻切术后的11眼的视网膜表面或玻璃体内均未见明显药物沉积,2眼玻璃体内有少许药物颗粒悬浮;12眼未行玻切术的患者均可见在下方玻璃体内仍有白色的药物沉积。玻切术后注药的患者中有2例黄斑水肿复发,分别发生在注药后的1个月和2个月;未行玻切术组暂时未观察到复发的情况发生。 结论:1、玻切术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起效、及代谢均较未行玻切术者快。2、玻切术后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的复发时间较未行玻切术的患者短。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