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公式计算非正常眼轴人工晶体度数的准确性 |
|
作者:张瑜 文章来源:上海市华山医院 点击数:2907 更新时间:2008/1/13
|
|
题目:第三代公式计算非正常眼轴人工晶体度数的准确性
张瑜 陈炯 叶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200040
目的:分析第三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预测非正常眼轴眼IOL度数的准确性。
方法:对130例(1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SRK-T公式,28例(36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应用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36月随访屈光状态。
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其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绝对屈光误差值也逐渐增大-0.21~1.49 D,两者具有相关性(r=0.39);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实际屈光力与预计值相差很小,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第三代IOL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测定非正常眼轴眼的IOL度数,可使非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取得与预期屈光度更接近的屈光效果。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弱视 下一篇会议投稿: 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