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代谢药物治疗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临床观察 |
|
作者:陈奋勇 文章来源:湖南株州市天元区人民医院仁和眼科医院 点击数:1415 更新时间:2008/2/28 15:58:40
|
|
目的:应用抗代谢药物5-氟尿嘧啶治疗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疗效的临床观察,提高因人工晶体前膜对视力的损害,以便探讨和拓展该药物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方法:通过对包括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374人395只眼在内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其中4例不同程度的形成了人工晶体前膜,有规律的运用5-氟尿嘧啶球结膜下半球后注射观察人工晶体前膜的消退和吸收,以及运用后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了解该药物在临床中的优点和缺点。
结果:5-氟尿嘧啶球结膜下半球后注射能有效促进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消退和吸收,显著提高因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所造成的视力损害。其所引起的诸如角膜上皮损伤及影响泪膜的功能等副作用轻微,停药后可迅速消失。
结论:对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有规律的运用5-氟尿嘧啶球结膜下半球后注射,对促进人工晶体前膜的消退和吸收并提高视力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应用pentacam观察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屈光变化的动态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囊袋张力环IOL自发全脱位一例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