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人群角膜球差分布特征及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
|
作者:鲍永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点击数:1219 更新时间:2008/1/15
|
|
题目:中国老年人群角膜球差分布特征及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作者:鲍永珍
单位.城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100044
目的: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白内障手术已逐渐从复明性手术过渡为屈光性手术,术后视力也不再是衡量白内障手术质量的绝对指标,功能视力的概念已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和采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我国老年人群的角膜球差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同时,探讨非球面IOL在改善视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个体化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测量老年人角膜球面像差;不同大小角膜球差的白内障患者植入由相同的丙烯酸酯材料制成的非球面IOL和球面IOL后的球面像差、视力、对比敏感度状况;
结果:中国老年人的球面像差值略大于欧洲人;非球面晶体较球面晶体的术后视力表现优势明显;
结论: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非球面设计理念标志着IOL的作用不再是仅仅为了补偿无晶状体眼的屈光力,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眼屈光系统的像差,从而达到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目的。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钢丝碎核器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会议投稿: 接触式A超与tomey额台式A超测量眼轴长度差异性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