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内直肌后徙联合少量的外直肌缩短或垂直肌转位术治疗双眼内斜型Duane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回顾2008至2010年间21位双眼内斜型Duane手术患者,探讨其手术方式并观察术后眼位变化情况。
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21例(平均年龄16岁,男性13例,女性8例)。其中1例合并有味觉-泪反射(先天性鳄鱼泪),一例合并有小眼球、永存玻璃体动脉。11例采取传统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内直肌后徙联合少量外直肌缩短术7例,其中3例为注视眼的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3例大角度内斜患者采取分离保留睫状血管,上下直肌移植至外直肌处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内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后眼位正位6例(54.55%),4例过矫(36.36%),1例欠矫(0.9%)。内直肌后徙联合少量外直肌缩短术者1例过矫(14.29),1例欠矫(14.29)。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移植术1例过矫,经调整缝线后正位。
结论 双眼内斜型Duane综合征在手术设计过程中,如把治疗单眼Duane综合征的术式简单的应用于双眼Duane综合征往往会导致过矫。以往通常认为,外直肌缩短会造成严重过矫并加重眼球后退。而采用内直肌后徙联合少量外直肌缩短或垂直肌转位术是治疗双眼内斜型Duane综合征的有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