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已经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后,反复发作玻璃体积血的可能原因,并探讨行玻切手术时机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1-2010.5已经行PRP治疗的DR患者出现反复玻璃体积血,最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者共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6.3岁;发生反复玻璃体积血时糖尿病病程1-23年。PRP术后少量玻璃体积血药物吸收后行FFA并补充激光,在随访期内未行玻切手术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玻切术后随访时间不低于1年。玻切术前及术后行矫正视力、裂隙灯、间接眼底镜、眼压、B超等检查;手术由同一经验丰富的眼底医生进行,术中行标准三通道玻切手术,其中有6例联合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行TA染色确认玻璃体后脱离(PVD)的类型;据增殖膜的形态以及切断时有无出血分为新生血管膜和纤维增殖膜;发现明确牵拉点者解除牵拉因素,牵拉点予以电凝止血;术后定期行FFA检查确认有无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据情况进行补充眼底激光。
结果 1.积血发生时间:1个月内者2例;1个月-2年者6例,2年以上者7例;2.PRP术前DR分级:IV期6例;V期9例;3.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手动5例,指数7例,0.01-0.05者2例,>0.05者1例;术后:<0.1 者2例, 0.1-0.3 者6例,>0.3者7例;4:术中行TA染色显示PVD情况:完全PVD2例(13.3%),部分PVD12例(80%),无PVD1例(6.7%);5.术中发现新生血管膜者8例(53.3%),纤维增殖膜者5例(33.3%),无明显增殖膜者2例(13.4%);增殖膜与正常网膜之间有明确牵拉点者10例(66.7%),无明确牵拉点者5例(33.4%);增殖膜周围密集激光者4例(26.7%);6.术中1只眼并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是在剥离增殖膜粘连时出现,经眼内激光光凝裂孔后未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脱离;7.玻切术后随访期间有2例再次出现玻璃体积血,1例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1例发生于2年后。
结论 1.视网膜前增殖膜粘连牵拉可能是导致DR行PRP术后发生反复玻璃体积血的重要原因;2.部分PVD或者视网膜前增殖膜周围不恰当的激光可能是导致反复玻璃体积血的诱因;3.对于存在明显网膜前增殖膜粘连的DR尽早行玻切手术也许能避免反复发生玻璃体积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