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Orbscan Ⅱ辅助无病史法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
方法 角膜屈光术前角膜屈光力获取方法,采用Orbscan Ⅱ测量20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利用角膜前后表面比率推算角膜屈光手术前角膜屈光力;将以上角膜屈光力结合白内障术前检查的屈光状态、IOL-Master等数据,应用IOL Calculator for Eyes with Prior Myopia LASIK/PRK软件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以植入眼的实际屈光和目标屈光差值为预测误差评价该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结果 ⑴无病史法:预测误差在±0.5D之内眼数4例(20%),预测差值在±1.0D之内眼数10例(50%),预测差值在±2.0D之内眼数17例(85%);⑵临床病史法:预测误差在±0.5D之内眼数5例(25%),预测差值在±1.0D之内眼数9例(45%),预测差值在±2.0D之内眼数12例(60%)。
结论 Orbscan Ⅱ辅助的无病史法可较准确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在临床病史法无法使用时可以用该无病史法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