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妊娠期高血压视网膜血管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           ★★★
妊娠期高血压视网膜血管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
作者:武劲圆 文章来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点击数:362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数出现在妊娠20周以后,其特征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而患者眼底改变常较早出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项技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对眼底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可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及测量眼底视网膜血管,对正常和异常做出明确的鉴别。本文通过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结果,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
方法  选择20111月至2012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妇产科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II期患者55(收缩压≥18kPa, 舒张压≥12kPa),年龄20-40(26.6±5.2)。从妇产科门诊血压正常的孕妇中选择35例,年龄21-43(25.4±4.1)作正常对照组。采用采用先验知识随机游走模型和基于L*a*b*色彩空间的视神经边缘自动提取方法进行视网膜血管分割分析分析患者眼底图像视网膜血管病理变化的特征。
结果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别对3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5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眼底图像中的视网膜血管进行分割、提取后,两组的视网膜血管分割结果均较为完整,并且可以对大部分的细小血管进行很好地分割,而这些细小血管在眼底彩色图像中是不能被显示的;同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区域血管分割效果较好,特别在患者的眼底图像中,显示视网膜动脉痉挛狭窄,反光增强,视盘色泽浅淡,病变区域血管显示不佳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后更容易显示血管。
结论  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解决了视网膜血管分割断续的问题,攻克了血管连通性的难题,能够最多地、很好地分割出眼底视网膜图像中大部分的细小血管,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血管网络原有的特性。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母婴严重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