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斜视术后上皮植入性多发结膜囊肿一例           ★★★
斜视术后上皮植入性多发结膜囊肿一例
作者:李冰 文章来源:沈阳市爱尔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301 更新时间:2012/9/13
 

患者   6岁,因外斜V征,全麻显微镜下行“双眼下斜肌断腱,外直肌徙后,左眼内直肌缩短术”,术中右眼颞下方穹窿结膜弧形切口10mm,下斜肌分离、断腱顺利,在右眼外直肌后徙,6-0可吸收线做套环缝合时,有筋膜组织缠裹着缝线,经分离整理后,将其徙后5mm固定在巩膜上,8-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球结膜。术后半个月复查,右眼极度内转时,右眼外眦部球结膜表面局限隆起呈微黄色。5个月后发现右眼外眦部米粒样大小不等的3个黄色包块范围约5×7mm,其周围明显充血,无活动性及疼痛。即全麻下行右眼结膜肿物探查切除术,术中见外直肌后徙的部位有3×5mm黄色的囊样物,在分离的过程中囊膜破裂,黄色米汤样液体流出,清理剪除囊壁及周围增生组织,球结膜间断缝合。术后1周红肿消退后,切口上方仍存留一个黄色包块,范围较术前略小。观察4个月,见肿物逐渐局限透明、增大,边界清晰,再次全麻下完整切除5×10mm大小的半透明囊样肿物,肿物内为黄色液体;病理回报为结膜潴留性囊肿。3个月后复查,眼位正,右眼颞侧结膜瘢痕存在,颜色正常。(附有照片及录像)

讨论:斜视手术选择颞下穹窿切口,优点术后瘢痕隐藏、美观,缺点操作困难。植入性结膜囊肿多在手术后数天或数周后发生;本例患儿颞下穹窿部切口暴露的范围小,缝合线上有筋膜等软组织缠绕,切口的连续缝合均有结膜上皮植入的可能。提示斜视手术后可以出现多发性结膜囊肿,术中操作的轻柔细致很重要,出现囊肿手术切除是更好的选择。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