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典型地发生于有晶状体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各种切开性手术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更常见,发生于青白联合术后极少见。刘某,男,71岁,在我院诊断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白内障,是一名晚期青光眼患者,术眼眼轴为22.88毫米,术前眼压控制正常,行青白联合术后第一天眼压偏低,前房深度正常,滤过泡无渗漏,于术后第4天出现眼压偏低,浅前房,给予美多丽散瞳后前房正常,第二天出现Ⅱ-Ⅲ级,人工晶体前倾,下方嵌顿于瞳孔外约0.5毫米,给予甘露醇,阿托品眼膏,棉垫加压滤过口等措施治疗数日,前房略好转,眼压20mmHg左右,眼部B超示视网膜及脉络膜未见明显异常,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虹膜周切口处给予YAG激光切开晶体前后囊膜,立即可见前房及眼压正常。患者为青白联合术后瞳孔阻滞性恶性青光眼,可能机制为:滤过过畅,前房变浅,晶体前囊膜与虹膜周切口紧贴,后房压力增大,使人工晶体前移,虹膜夹持,形成瞳孔阻滞。
讨论 恶性青光眼亦可发生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这些患眼可有或无青光眼病史及滤过性手术史,当术后出现前房变浅或消失,前房型人工晶体解除角膜内皮或虹膜-后房型人工晶体隔极度前移,眼压升高或正常,应警惕恶性青光眼发生,当有瞳孔阻滞存在时,无论眼压高低,应及时解除瞳孔阻滞。YAG激光切开周切口处前后囊膜或击穿玻璃体前界膜为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