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表面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通过术前术后患者视功能及解剖结构的表现差异分析来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临床回顾性病例研究。采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黄斑表面膜,并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30例(30眼)。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部检查、眼底照相、OCT、眼部B超检查,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在术后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随访视力,眼底照相及OCT。 结果 确诊为黄斑表面膜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10例10眼,女20例20眼,年龄28-79岁,平均(59.3±8.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96月,平均(17.8±25.2)月;主诉为视物变形者28眼,视力下降者4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表面膜28眼,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发生黄斑表面膜1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表面膜1眼。30眼患者全部成功去除黄斑表面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国际标准视力表)平均值分别为(0.24±0.14)、(0.40±0.15)、(0.48±0.16)(各组配对比较均为P<0.05)。术前,患者的基线CRT平均值(551.00±110.65)μm,术后1个月、3个月的CRT平均值分别为(405.63±53.35)μm、(387.03±51.31)μm(各组配对比较均为P<0.05)。在术中术后无严重的全身及眼部并发症发生。1眼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发现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伴视网膜裂孔形成及颞侧视网膜浅脱离;1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OCT发现黄斑板层孔,其余未见其他全身及眼部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各项因素对术后视力的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发现,患者的术前BCVA、术前CRT、临床分期、IS/OS缺损四项因素在统计学上显示与患者的术后视力相关。 结论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黄斑表面膜,能够安全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并且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手术预后与患者的术前视力、术前中心视网膜厚度、疾病临床分期分期、视网膜IS/OS层结构完整性四项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