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培养rd鼠视网膜并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实验研究 |
|
作者:高艺 唐仕…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 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1638 更新时间:2005/6/20 13:29:09
|
|
目的 观察视网膜变性(rd)鼠视网膜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及形态特征,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GFP)的转染情况。
方法 取生后7天的rd鼠眼球,分离出完整的视网膜(去除大部分色素上皮细胞),感光细胞面向下置于插入式培养皿中,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每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细胞形态并换液。3天后将培养皿中培养液吸净,以1×1012v.g/ml的rAAV-GFP10μl稀释于500μl DMEM/F12培养液中,加入培养皿中作用2小时,再加入培养液至正常量。转染后2、5、10天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转染14天时多聚甲醛固定标本,行石蜡及冰冻切片,观察视网膜形态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
结果 rd鼠视网膜体外培养可基本维持体内的视网膜多层结构14天以上。培养后视网膜逐渐变薄, 5天、13天,17天时平均感光细胞层数分别为9层,3层,2层 ,与在体的rd鼠视网膜形态变化规律一致。rAAV-GFP可有效转染体外培养的视网膜,GFP表达于转染后2天开始出现,随时间延长,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其密度逐渐增加,至观察结束仍呈增高趋势。经冰冻切片证实其表达集中于视网膜外层。
结论 体外培养的rd鼠视网膜具有与在体视网膜变化规律一致的形态特征,可作为研究视网膜变性的离体模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可有效转染体外培养的rd鼠视网膜,可通过引入不同的目的基因研究对视网膜变性的治疗效果。
|
|
|
会议投稿录入:petula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HRT与OCT在黄斑厚度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下一篇会议投稿: 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年以上疗效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