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型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
|
作者:陈偕穗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一院 浙益眼科中心310003 点击数:2258 更新时间:2005/6/24 14:10:47
|
|
目的:为了了解V型斜视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方法:分析我眼科中心34例V型斜视的临床表现,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34例V型斜视,男18例,女16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24岁。所有病例接受眼科常规检查、眼位、眼球运动、三棱镜和同视机查,眼球向上方与下方转动25°时的眼位,相差15△以上者诊断V型斜视。根据有无垂直肌功能异常分别选择垂直肌手术或水平肌移位。术式包括下斜肌减弱、上斜肌折叠、内外直肌后徙联合向上下移位。术后随访时间1-25月,平均10月。
结果:V型斜视占住院病例9.24%,V型外斜21例(61.8%),V型内斜13例(38.2%),水平肌手术25例(73.5%),垂直肌手术9例(26.5%),手术治愈30例(88.2%)获得满意效果(眼球向上方注视度与向下方斜视度相差15△以下,水平斜视度相差10△以下)。
结论: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15~25%的水平斜视伴有A-V征。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但本组病例以水平肌功能异常为主。故术式选择以水平肌后徙联合上下移位,外斜V型多于内斜V型。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调节力低下与儿童混合性散光球性近视化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虚拟技术视觉刺激疗法治疗弱视疗效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