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Z—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HSP-70的表达及增殖、凋亡的动态研究 |
|
作者:徐国兴 … 文章来源: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05 点击数:1885 更新时间:2005/6/28 23:40:42
|
|
[摘要]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HSP-70表达及增殖、凋亡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与白内障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性白内障,每周观察晶状体的变化,在实验开始后2周末、4周末、8周末,分别取眼球,采用DNA缺口未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增殖细胞核杭原(PCNA)在LECs中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晶状体一直保持透明,白内障组晶状体在2周末出现空泡,8周末全部混浊。白内障组中HSP-70、PCNA和细胞凋亡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白内障的发展,LECs中HSP-70和 PCNA表达逐渐增加而凋亡率降低;且HSP-70与PCNA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HSP70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 LECs的增殖和凋亡与糖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HSP-70可能通过调节LECs的增殖、凋亡、分化在糖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会议投稿录入:xuoph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早期疗效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端粒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