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斜视矫正术后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探讨 |
|
作者:韩惠芳 孙… 文章来源: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3105 更新时间:2005/7/1 9:34:25
|
|
目的 研究内斜术后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在我院住院的28例内斜术后外斜视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并就其发病因素及手术疗效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内斜视的发病年龄、伴垂直性眼位偏斜、弱视、调节性集合功能减弱和双眼视功能不良等是形成连续性外斜视的重要因素。外斜视矫正的效果与术中手术量大小、术前斜视角、手术方式、术中眼位矫正情况等因素有关。术后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1.内斜视术前应充分考虑到 眼位不稳因素,并积极治疗。 2.内斜术后应该进行长期的随访。并根据眼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单纯内直肌复位眼位回退明显,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移是治疗连续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4.术中5 - 10 PD小度数过矫可提高术后的正位率。5.手术矫正外斜视有利于双眼视恢复。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调节反应、张力性调节、调节幅度在斜弱视患者中的表达 下一篇会议投稿: 知觉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