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白内障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设计、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研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设计、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研究
作者:张丰菊 殷…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眼科,大连 116011 点击数:1037 更新时间:2006/5/30 16:46:40
目 的:利用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探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植入不同设计、不同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波阵面像差的变化,讨论其相关性,对人工晶状体的材料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最大限度消除术后像差的存在,使患者获得最佳视网膜成像质量。 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排除眼科其它疾病及相关全身疾病)共101人(105眼),随机分为四组:A组植入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32例(32眼);B组植入一片式亲水性丙烯酸酯(Isotechnics HP25B)人工晶状体38例(38眼);C组植入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20例(20眼);D组植入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Acrysof MA60MA)人工晶状体15例(15眼)。其中4例(8眼)患者为左右眼自身对比。各组年龄之间具有可比性,由同一术者施行此手术,术后三个月观察患眼波阵面像差及其它相关的变化。 结果:1、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时,B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值高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6.0mm、7.0mm时,B、C两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 mm、7.0mm时,A组和B组、A组和C组、C组和D组、A组和D组以及B组和D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时,B组的彗差(RMS3)值高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7.0mm时,B、C两组彗差(RMS3)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 mm、7.0mm时,A组和B组、A组和C组、C组和D组、A组和D组以及B组和D组彗差(RMS3)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瞳孔直径为6.0mm、7.0mm时,A组的球差(C12)值高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时, A、C两组球差(C1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B组和C组、C组和D组、A组和D组以及B组和D组球差(C12)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2、在瞳孔直径4.0mm、5.0mm时,植入全长12.5mm人工晶状体患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高于植入全长13.0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3、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 mm时, 植入全长12.5mm人工晶状体患眼的彗差高于植入全长13.0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4、在瞳孔直径为6.0mm、7.0mm时,植入光学部周边前后面均为方型直角锐边设计的双凸型(前面较凸)人工晶状体患眼的球差高于植入光学部周边前圆后方(后表面直角锐边)设计的双凸型(前后凸度相同)人工晶状体的患眼。5、亲水性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之间高阶像差无差异。6、一片式和三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之间高阶像差无差异。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