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研究 |
|
作者: 王哲文 …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130021 点击数:3839 更新时间:2006/7/10 14:53:24
|
|
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体外伤后晶体皮质未能完全吸收,所遗留的部分继发性混浊,又称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PCO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术后视力再次下降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原癌基因c-erb B-1(HER-1)的表达产物。Ireland ME等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发育及孵化后的鸡晶状体分化细胞中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仅影响出生后晶体基因表达方式,而且主要影响晶状体细胞增殖和发育。
本研究以EGFR为中心,探讨EGFR与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以揭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实验体外成功地培养了人晶体上皮细胞,RT-PCR检测发现人晶体上皮细胞表达EGFR mRNA,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人晶体上皮细胞表达EGFR成熟蛋白。EGF可以促进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EGFR siRNA干涉可以抑制EGF促进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由于后发性白内障还与手术、炎性因素刺激细胞增殖有关,因此,实验观察了LPS(脂多糖/内毒素)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LPS可以明显促进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同时刺激EGFR表达。
结论,EGFR表达可以促进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受炎症刺激因素如LPS等的影响而加重,EGFR siRNA可以明显抑制EGF促进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因此,EGFR表达过高可能是人类后发性白内障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
|
|
会议投稿录入:wangzhenwe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超声乳化手术中黏弹剂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会议投稿: 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on the express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in 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s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