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理念对于我国眼科基础研究的启示           ★★★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理念对于我国眼科基础研究的启示
作者:郑荣领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点击数:327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我国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谚云“有病不治,恒得中医”。近代西方著名医家中亦有如威廉奥斯勒等医学虚无主义者。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理念对于我国眼科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方法 根据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理念与现代社会大卫生观进行分析。
结果 我国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是药三分毒”,我国传统文化对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亦早有认识。根据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理念:只要做到“齐滋味而时动静”(《管子》)“养备而动时”(《荀子》),则天不能病。深受少年蒋志清与毛润之敬佩有近代中国第一人之誉的曾国藩在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余在乡在外,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以《盛世危言》影响了国父与人民领袖两代伟人,并曾著有《中外卫生要旨》的郑观应认为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说的“世人死于病者少,死于药者多”是至言破的,并慨叹庸医“杀人不用刀,鸩毒甚枭獍”!被伟大领袖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在其《医德》一文中曾经说过“从医者大都是毫无实学、徒有虚名的一帮人,误尽苍生,害尽医德,使病者不死于病,而死于药;不死于药,而死于医”。对于著名白内障专家施玉英的精湛医术赞誉有加的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则在其著名的狼为驴子拔刺挨踢故事中讲出“狼哪里知道医生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屠夫”。我们许多眼科常见病如近视眼和青光眼都是能够综合预防的,然而单纯医疗技术的作用是有限的。如近年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医疗卫生服务在我们的健康与寿命决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仅为8%。而最近有资料显示,医源性与药源性损害是美国排前三位的重要死因。我国抗生素的滥用更甚于美国,甚至有“药害猛于虎”之说,医源性与药源性角膜炎、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已不少见。我们眼科基础医学研究也必须致力于医学研究模式的现代化,临床预防有机结合,早日建立健全我国眼病防治体系,实行眼病防治研究战略前移,早日将眼科专家行为及时转化为政府行为;早日将专业行动转化为群众运动;早日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群为中心,从以单纯治疗转化为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转化为健康教育和促进等健康行为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全民长生久视和身心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病不治,恒得中医”理念对于革新我国医学模式,减少医源性与药源性损害,改革我国眼科基础医学研究战略与策略、路线与方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