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9届全国会 >> 视光学9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不同屈光度组的AR、AR/AS和 AC/A的差异研究         
不同屈光度组的AR、AR/AS和 AC/A的差异研究
作者:徐丹  吕…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27 点击数:2439 更新时间:2004/6/20
目的 检测正视组,稳定性近视组和进展性近视组的调节反应、调节性辐辏。比较AR、AR/AS和AC/A在不同屈光度组的差异,从而探讨调节,辐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近视的进展的影响。方法 38位志愿者,正视组16位(本组屈光度在-0.25~+0.50D),稳定性近视组13位,进展性近视组9位。屈光不正矫正后,受试者端坐在红外自动验光仪前,右眼注视并看清正前方某一刺激水平的视标(视标为3*3的20/100大小的Snellen视标),同时用余光注视视标中央的红色点光源,左眼前放置水平Risley棱镜和水平的Maddox杆,注视红色点光源。检测者通过调整Risley棱镜使右眼看到的红色点状光源和左眼看到的红色垂直线重合,记录棱镜度,再同方向增加棱镜度使点线分离,反方向减少棱镜度再次使点和线重合,记录棱镜度。取两次测得的棱镜度的平均值作为这调节刺激水平的调节性辐辏。测量了辐辏反应后,调整验光仪位置测量右眼的调节反应十次,取其中六次的平均值作为某一调节水平的调节反应。在三个调节刺激水平(1D,2D,3D)分别测量调节性辐辏和调节反应,绘制调节反应/调节刺激(AR/AS)曲线图和调节性辐辏/调节刺激(AC/AS)曲线图。计算AR/AS斜率和AC/AS斜率。计算获得反应性AC/AR斜率。比较不同组的以上参数。结果 在1D的调节刺激水平下,正视组、稳定性近视组和进展性近视组的调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近视组在(2D,3D)高调节刺激水平下所表现的调节反应显著低于正视组(p<0.05)。进展性近视组的AR/AS斜率显著低于正视组(p<0.05), 而稳定性近视组的AR/AS斜率与进展性近视组及正视组的AR/AS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性近视组的AC/AS斜率显著高于稳定性近视组(p=0.008),而正视组的AC/AS坡度与稳定性近视组和进展性近视组的AC/AS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性近视的AC/AR高于正视组和稳定性近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视组和稳定性近视组之间的AC/A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进展性近视组表现出较低的AR/AS斜率,以及较高的AC/AR斜率,表明他们的调节反应随调节需求增高而减弱的同时,有较大的内隐斜。因而较低的调节反应和较高的辐辏同时影响近视的进展。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